近日,由洛阳理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海洋工程及船舶材料技术交流会在河南省洛阳市顺利召开。会议聚焦海洋工程与船舶领域高性能材料研发、腐蚀防护、焊接与增材制造等关键技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及公司的专家学者广泛参与,围绕相关研究热点展开深入交流。

我校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能源装备智能焊接技术研究中心付超受邀参会,并在“海洋装备金属材料”专题分会作题为 《Temperature-Dependent Crack-Blocking Behavior of High-Angle Grain Boundaries in HSLA Steel Welds》的学术报告。报告重点探讨了高强钢焊接接头在极寒服役环境下的大角度晶界阻裂机制,采用仪器化冲击试验、EBSD晶体学分析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多尺度研究方法,系统地揭示了温度变化对裂纹传播路径选择及晶界失效行为的影响机制,为海洋环境下结构材料的低温断裂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该报告引起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现场交流氛围热烈,互动频繁。
据悉,本次大会由十余家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联合发起,是我国海洋工程及船舶材料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旨在推动材料设计、工艺研发与工程应用的协同创新,为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将进一步依托能源装备智能焊接技术研究中心这一校级科研平台,持续聚焦海洋工程、高端装备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智能焊接与材料连接方向的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服务科研创新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能力,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编辑:王庆佳 审核:汤雅君】